必去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唐朝工科生 > 第四十一章 孰为南都

第四十一章 孰为南都(第3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内陆地区,即便只是维持百万人口的都城,也会轻而易举地把整个城市地下水系统破坏一空。

这就是为什么,同样是长安城,武德、贞观两朝的长安城,远不如前汉的长安城。

因为后者早早地完成了透支。

大朝会上的争吵,反对一方主要就是江淮、江东、岭南这些地方势力。

魏征一系的江淮势力,希望重建“江都”,提升扬州地位;长孙无忌作为“新江东”的带头大哥,则是希望建立“东都”,六朝旧地,不管放在哪里,对长孙无忌来说都差不多;岭南一系的广交势力,则是希望新南都要定在广州,为此,他们找上的大靠山,是江西总督房玄龄。

现在正式的南都地位,实际上是成都,当年李皇帝大搞封建,主要还是围绕在核心统治区,并没有延伸到荆楚以南。哪怕是当年冯盎投靠李渊,也是合作性质更大,最低要求就一个,你不要造反,那就很好。倘若你还能够管束住岭南土著,那就是更好,什么赏赐都可以给。

只是三十多年发展,武德朝推平天下到现在,青壮劳力更新,也有了两茬。传统农耕社会经验,在此时变得有点过时。

至少在扬子江流域是如此的,更加发达的手工业,大量投入使用的水力、风力、畜力机械,更发达的交通物流水平。超时代的技术整合、升级,使得局部大城市的人口出现了“大爆炸”。

甚至像武汉这种特殊的“经济城市”,已经扩展到了这个时代的极限。

再继续扩展壮大下去,即便武汉官商集团有这个意愿,但城市建设却跟不上了。最终的结果,就是武汉这个超级城市自我解体。

武汉系势力的“盟友”,就是这些想要提升地方位格的势力,而武汉系本身,则是坚决反对。

仅仅是每日剧增的生活垃圾,就超出了两朝老人的想象。而为了保障一个两百万人口的超级城市有着稳定的食物、淡水来源,每天消耗在通勤物流上的资源,多到不可想象。

武汉官商集团要把武汉过度集中的资源分流出去,不是没有原因的。

跟襄阳、江陵的恩怨情仇是一方面,本身武汉的利益需要,也是一方面。

这种情况下,如果武汉被升格为都城之一,在两百万人口的基础上,再增加更多的行政支出,很有可能这就是压垮城市功能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在解决如何提高城市功能的技术之前,两百万人口,这就是极限。而且还是漕运、陆运极其发达的城市极限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