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去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唐朝工科生 > 第八十章 借风

第八十章 借风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“李公所言,诚然如此啊。若是‘长乐公学’为工部所得,三五年之内,工部都不必愁恼经费。只可惜,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,就是差了些许。”

“嗳,倒也不必可惜。亡羊补牢,为时未晚。如今筹办土木学院,也是本部上下大多认可的。只消同心协力,来日可期。”

为了这个“土木学院”,工部内部是统一了调门的,和以往几个“学堂”不同,这一次是真真正正的工部所属“专校”。定向培养专业人才,固然可能还会用到别处的教员,但学校本身主要作用就是给工部输血。

如今技术岗位日趋增加,旧时经典固然厉害,但也只是科举之道。就算不是进士,也照样可以做官,专业技术官僚就不是官了?工部系统内部官员升迁的指标,和其它部门是不一样的。

尤其是贞观十五年之后,李董表示人生寂寞如雪,国家社会普遍增加的行业、岗位,都导致了工部技术官僚的扩增。

李大亮从凉州卸任之后,一直就是待岗的状态,不过李董是个习惯性“废物利用”的人,就准备让李大亮将来主持工部事宜。

再说了,李大亮儿子乃是“江北名士”,用起来更方便不是?

“放长沙也没甚不好的。”

作为当年直接当朝狂喷谁谁谁是“人奸”的老前辈,李大亮素来直接,正坐高椅之上,环视一周然后爽快道,“徐孝德这个人,大家心中都有数,也不消说甚么云里雾里的装傻。他现在是‘湖南土木大使’,要是筹建学校,于己于人,都是大有裨益。”

“李公所言甚是。”

不愧是“李大胆”,讲话就是粗暴,一众工部小哥心中都是佩服不已。

“现在建个土木学院,工部现在是需要的,将来更是需要。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挣钱,国朝六部之一反而喝汤吧。好比现在,长安城内‘长乐公学’,只说工程,工部赚的是甚么钱?那是辛苦钱。保利营造、西秦社、顺丰号、鲁班社……这些个江湖沉浮的,反而赚了大头,这如何让人痛快?”

做官言利是不太好的,但李大亮何止是“李大胆”?他还是李大嘴呢。时代变化,处处言利,在李大亮看来,言利也没什么不好的。

年轻时候安抚流民那会儿,李大亮还只是懵懵懂懂,到这把年纪,什么都能看淡看穿,而且也不怕被人攻讦。

就算有人拿旧年故事说事儿,论嘴炮,他当老子的就算不行,不是还有个儿子么?有个“狂士”当儿子,论谁开喷都要掂量掂量,自己家祖坟会不会被人坟头蹦迪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