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去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唐朝工科生 > 第六十八章 现实和想象

第六十八章 现实和想象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当着一个秀才编排孔夫子,跟骂街没区别,不过张李二人虽然嘻嘻哈哈地编排着杜正伦的圣人,却眼明心亮,观察着杜正伦的反应。

却见杜正伦前道:“天变不足畏;人言不足恤;祖宗不足法。某临行时,听过李凉州之子的狂放之言。”

你听错了,那是王安石说的……

最重要的是,李奉诫说了前面两句话,第三句,压根没说过。而且老张相信,长安城是肯定没人会这样说的,于是不难得出,第三句话,是杜正伦通过前面两句推导出来的。

“君至此地,我已知君所忧。”

“心有气,觉得失礼了?”

李德胜笑着手指指了指杜正伦,然后一边走一边道,“张操之没甚脾性,贯说直言,有甚心思,直说了了账。若是藏掖些许,只怕坏了你的事情。”

听了他的话,杜正伦一愣,心道:克明公也曾说了这般的话,那这张梁丰,倒是颇为潇洒。

“哟,曼倩公子这次又有甚么指教?”

张德正在作图,刚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,揶揄了一下李德胜在荆襄的诨号。这诨号也是装逼得来的,“菊月登高会”他捞了好大的名声,有些好事的,说他是当代东方朔,才气四溢俊美非常。

老张把手的炭笔一扔,A0纸面是风车装配图。唐朝的风车只有纵轴,效果也很好,不过占地面积太大,所以还是需要几百年后的荷兰式风车,加个横轴。用在汉水流域和湘水流域,对獠人诸部融入这个体系,是个很重要的工具。

“秀才是要在欢州置富民经济?”

“劝课农桑效仿国,只是还需另辟财源,如桑麻花椒之类。”

“欢州种稻不可效仿国,南北寒暑变化,各有本色。如欢州交州,一年可种三季稻米,产量较之岭南,只高不低。”

此事知道的人不是没有,但官僚的本能是怠政懒政,加前往岭南剑南做官都是一副死全家的模样,更何况是安南。懒政的后果是一刀切,官僚才不会管你是不是政策符合本地发展,他要应付的是级,那么不管得出什么结果,闹出多大的民怨,只要级认账,这事儿可以揭过。

不过孔夫子还高大威猛的东方朔可没这么浪……

东方朔,字曼倩,有人说李德胜是当代东方朔,那绝对是赞誉。

“又来取笑,偏是你有这等癖好。”

“子曰:打人脸揭人短,君子大德也。”

“你这妖孽又来编排圣人,小心姓孔的姓长孙的又来寻你。”李德胜指了指张德,然后看着一脸便秘的杜正伦,“杜明理,这是张操之,怎么,和在长安见到的不一样吧。哈哈哈哈……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