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去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唐朝工科生 > 第二章 胡汉三的威力

第二章 胡汉三的威力(第3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只是,如果真要按照大脑中的渴望去搞,老张大概一年之内,就会和精英阶层决裂。

这是他不敢做的事情,所以,依然得迂回,这也是为什么老张给李董提了一个特权要求。

能开讲堂的人,必须是德高望重。最不济,也是反体制的英雄式人物。

长安的脱产人口每年都在快速的增加,又因为在华润体系中,鼓励生产的方式是靠奖励,这让长安地区每一百个新生儿中,就有两三个和华润体系有干系。

贞观四年新增是五万出头,当时老张并没有现在的实力,忠义社的小伙伴们,也还没有正式踏上社会,走入政经两界。然而当时并不成熟的华润体系,依然也贡献了百分之一的新生儿数量。

于是老张坚决不继续这个话题,他感觉自己一旦返回江阴,肯定会有幺蛾子。

作为一条工科狗,张德现在琢磨写的一本书,是把以前在同仁医学堂的《四则运算》加点料,比如引进微分和积分的概念,改名《微积分》,然后推广出去。

当然了,老张想过这个后果,大概会被学生打死在茅厕……

再三考虑之后,张德决定还是料不要太重口,把王孝通老爷子最喜欢的方程组拿过来教人。

然后再弄本《张氏初中几何》和《张氏初中代数》,应该就可以干死那些不服的废柴。

其中包括大量投降唐朝后的突厥自由民,很多铁勒反正部落,比如斛薛部,也有大量进入了华润的产生体系中。

立言这事儿吧,是大事,不能马虎。

但老张就打算把这事儿往三俗的方向带节奏,坚决让那帮曲高和寡的没话说。假使真有士大夫读书读傻了要让子孙后代不学数学,和泥腿子划分界限,老张就算现在嗝屁,都能笑出声来。

按照张德的计算,这两年宣纸的产量提上来了,加上石板印刷虽然颜料还是很不稳定,不过总算油印这一块能凑合着用。加上雕版印刷认真点讲,加大投入根本就不算个事儿。

像教科书这种大批量生产的玩意儿,雕版印刷的成本并不高。

主要还是参与受教育的群众,必须要多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