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去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唐朝工科生 > 第六十几章 有远见

第六十几章 有远见(第2 / 6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“大郎神乎其技,竟然白叠布都能这般货源丰富,神人,真神人也。”

杜荷拍马屁很符合他的设定,十分简单粗暴,拍的颇有一千五百年后互联网的网友风范。

“此事倒也可以,只是不知道二郎是要吃个细水长流,还是一锤子买卖?”

笑眯眯的老张,给杜荷倒了一杯新茶,杜荷受宠若惊地端起杯子,好半晌,才瞪大了眼睛看着张德,同样笑眯眯的:“小弟一锤子买卖也想做,细水长流也想吃……”

我特么下面给你吃吧

不过看着一匹又一匹的棉布装上马车车厢,穿戴齐整,戴着顺风行头巾的车把式,居然都穿上了马靴

“大郎,大郎。操之操之兄”

杜荷立刻把自家爸爸的嘱咐抛到九霄云外,拦住了张德,干笑道:“我来时看到有个铺面,叫卖的不是丝绢麻布。仿佛是……白叠子做的绸子?”

好眼力不愧是京城数得上的纨绔子弟,上等衙内。

“二哥怎地这般乱了称呼,乱喊。”

宰辅们的儿子,没一个正常的。

杜二郎想要混个什么营生,老张会和他慢慢谈,不过今年棉花肯定是要扩产的。去年贾氏虽然大量的人手还是在青料塔和苜蓿的改良上,但贾飞和他的同支的兄弟,都在忙着棉花增产以及选种育种。

从各方收来的棉种,有四五种,纤维都不算好,有的更是抽丝又粗又短,完全没办法机加工。最后都被用来弹了做被芯,一股脑儿送去西河套和定襄都督府。多出来的一些,则是给了三大船队的船长门。

马上又要到棉花种植的日子,如今在河北搞了大量的闲置土地,加上华润号体系内非常鼓励生产,所以很多人即便是放弃自己的耕地,也愿意在华润号的农庄里做工。毕竟自己种地,永业田也就罢了,如果是露田,该上缴的税赋,一粒粮食都不能少的。

而在华润农庄里做工,起码生儿子女儿,一只狗一只羊总归是有的。加上工钱还算可以,不用担心税赋,这就轻松的多。

杜荷也完全不理会张德的话。厚颜无耻道:“操之兄,小弟从京城来。带了不少私房钱,你看……你看……”

他这个人就是没有弯弯道道。是个很大的优点,很直接很平实。

让老张猝不及防,总觉得这货的切入点很有力道。棉花生意一定能够碾压丝绸和麻料,只是时间问题。舒适度完爆麻布,价格远低于丝绸,更加难能可贵的是,只要掌握了合格的棉籽脱粒技术,保证单位亩产在一百五十斤以上,就是天大的买卖。

别说唐朝了,就是一千五百年后,棉花在大宗物资中,一向比“黄小玉”靠谱。一千五百年后,食品油料作物可以不选择黄豆小麦玉米,但是穿身上的,棉纺还是吊打化纤。

“杜二哥是瞧上了白叠子?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