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去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隋第三世 > 第887章:分洪工程,分不成洪

第887章:分洪工程,分不成洪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先把人员派出去防御、救援,其他人坐下来详细商议才是合情合理,要是坐下来没玩没了的说,岂不是舍本逐末了吗?

当然,这也是因为通讯能力差、机动性不强造成的,因为很多时候,当天灾传到京师之时,地方已被毁得差不多了。所以通常在灾情发生以后,再派地方官员治理,或是从中枢派名能吏去负责。

“十部联动的应急救援部门?”诸臣为之愕然,不过想到六部变十部,外加一个新闻署、一个大隋银行,大家的心情也平静了下来。

大隋王朝本身是一个大变革的王朝,各种在乱世中有了雏形的制度,经过删改增加,才有了文帝时期的五省六部十二卫九寺六监,之后,武帝又改改改,将之改为三省六部十二卫十一寺六监,到了杨侗这里,更是大动干戈。

“正是!”杨侗示意听命的侍卫,将印刷好的应急预案分发下去,“大家都看看吧,如果可以就立即执行。”

早在暴雨来临之时,杨侗就考虑过人工湖能否赶到分洪作用的问题,结果是能,但绝非今年,原因他已经说了。

在人工湖不能分洪的情况下,唯一的办法就是动用人力,加高、加固现有的堤坝,甚至要做好决堤的心理准备。

眼见大雨不断,便考虑到这等雨势只要下几两天,天下必然出现水患,搞不好黄河再次决堤都有可能。于是便着手起草了‘防洪救灾应急’预案。

一旦有地方受灾,这个部门便能按照预案发挥职能,调拨军队、发动百姓救灾,

在后世,得益于发达的通讯、便利的交通工具,每逢天灾便见到长篇累牍的报道,各种应急手段层出不穷,预防灾情、灾后补缺、灾后救援、灾民安置、灾后重建等都是迅速有力,杨侗见得多了,自然也学到了很多。

大家又是一阵错愕。

然而到了大隋王朝,杨侗才意识对生活在落后时代的百姓来讲,天灾的伤害是多么的巨大。

通讯落后、交通落后、工具落后、技术落后等问题,也导致许多灾情明明就在眼前,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房屋倾颓、河水倒灌、殍尸遍野、惨绝人寰……

杨侗习惯了后世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”的主张,更习惯每次天灾人祸都会军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的事迹,所以对于现在这种被动承受的方式无法接受。

更不想在朝堂上听着满朝的文臣商议灾后救人救灾、防止瘟疫、防止骚动、灾后重建……

这些也不是不重要,但总得分轻重缓急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