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去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迷失在一六二九 > 四零五 攻城 上

四零五 攻城 上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只见他纵马冲到守军阵前,也不顾对面乒乒乓乓朝他打来的枪弹或是羽箭,举起手中一支改造过的长管鲁密铳,将枪托抵在肩上,通过枪管上新安的准星,不慌不忙朝着城墙上面瞄准——正是北纬先前教他的标准射击姿势。

噼啪一响,城头上一名弓箭手应声栽落,在后方其辽东军部下的一片欢呼声中,这位小吴将军随手丢下空枪,又从身边家丁手里接过了另一支装填好的火铳……

——辽东军自己改装的鲁密铳还不能解决装填速度慢的问题。不过大明军么,别的不多,就是人多小吴将军在前面耀武扬威指哪打哪,后面专门有三四个家丁背着七八支火铳负责装填,随时保证他们的小将军手中不空。

鲁密铳在大明所有火铳里射程最远,精度最高,虽在城下,却仍可以轻易打击到城头之敌。因此吴三桂就专门朝城墙上那些人开火。压制对手的远程火力,为身后部下们创造更好的攻击条件。

出乎常人意料,这次攻城战,首先出动的竟然是骑兵。数千名包括辽东军在内,以及青州,保定诸路的轻骑游哨越众而出,也不讲究队列阵形什么,零零散散朝黄县城下冲去。

城头上响起了断断续续的铳炮之声,再接近一点,城下羊马墙阵地上的守军也纷纷开火射箭,有些倒霉骑兵被枪炮命中倒栽下来。但由于那些骑兵分得很散,跑马速度又快,被击中的人并不多。

当那些骑兵冲到羊马墙前数十步时,忽然转变了方向,兜个圈子从城墙阵地前方快速掠过。而在此过程中,只见那些游骑精锐纷纷张弓搭箭,在坐骑奔跑的同时也将一**箭雨朝着敌军方向倾泻过去。

由于骑弓力量不大,射程不远,压制城墙上面比较困难,所以他们打击的目标也很明确——就是专朝城墙下面羊马墙阵地射箭。也不追求准头,就是一片一片的箭雨式面杀伤。那羊马墙本身都不甚高,遮蔽范围有限,叛军仗着人力充沛在这边也安排了不少守军,此时都挤在一起,有盾牌的还好些,没盾牌可就惨了,当即被天上飞箭射的抱头鼠窜,却连个躲避地方都找不着——到处都塞满了人的。只听黄县城下一片凄惨哀叫之声,明军这一手火力压制非常成功。

“咦,居然是正宗骑射诶这招不是蒙古和满清军队的专利吗?”

后方台……小山坡上的一干观众们先是都有点意外,不过仔细想一想却也释然——战争是最好的老师,双方打了那么多年,对面的绝招多多少少也能学上几手的。大明军虽以步兵为主,对于游骑探马的要求却素来是“弓马娴熟”,骑马射箭那是一点问题没有的。

眼下不需要刺探敌情,行营总帅就把各军中的轻装游骑统统集中起来当作弓骑兵利用,倒也是一着妙棋。

各军轻骑之中,又要数辽东军那帮人最是显眼——他们的装备最好,纵使轻骑也披有护甲,防护一好,对于敌军阵地上射来的羽箭铅子儿就不用太担心,故此辽东军骑兵从敌阵前掠过的速度并不快,回射过去的远程杀伤也最多最猛。

而他们的那位首领……白袍小将吴三桂居然又亲自出马了,而且还冲锋在前这家伙不愧是在明末历史上留下诺大声名的猛人,无论他日后作为如何,至少在这时候,“勇冠三军,孝闻九边”的少年英杰称号确是名副其实,难怪会被关宁军上下视之为辽东军未来的当然领袖。

吴三桂的马好,盔甲也好,旁人都是皮质轻甲,只有他从上到下一身重骑装束,连坐下战马都有铁衣遮掩。穿这么一身硬甲壳子冲阵不错,想要射箭就很困难了,但吴三桂显然早有准备——他不是来射箭的,人家改玩火铳了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