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去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迷失在一六二九 > 一三五 旧例

一三五 旧例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这私心既然得到了满足,责任心总算也冒了几分出来。眼看那些短毛一反常态,连商量都没怎么商量就四散开来各自做准备,一副要强打硬敲的样子,严文昌心里反而有些紧张了——

这王家庄在琼山县里虽然不是什么数一数二地大户,庄子里百十来条壮汉还是能挑出来的,武备器械也甚是精利,哪怕与本朝……嗯,大明朝的军队比起来,也相差无几。

事实上,这个王家庄本身,当年就是靠着协助官府镇压黎民暴乱而发迹起来,这些年来官府也正是依靠诸多象王家寨这样的“土舍”来管理本地黎民,故此默许他们拥有一些军用长刀,弓弩之类,平日里对于他们的嚣张跋扈也加以容忍,无非是“以熟黎治生黎”那一套成法。

当然,在短毛那种变态的武力面前,王家庄的力量根本不算什么。这一点老严毫不怀疑,可他担心的则是——万一这些短毛大爷们杀地兴起,再来个轰天霹雳什么,那全庄上下好几百口人怕是活不了几个。如果仅仅是些普通汉人也就罢了,可这个庄子里面至少有一大半,可都是黎族人。

海南岛上,汉黎两族的关系向来颇为紧张,平均每隔两三年,岛上黎族或大或小,都会闹上个几场。仅仅数十年之前,那场由安定马氏所发动的,规模达到数万人,几乎席卷了整个海南岛的黎民大反叛,严文昌可是亲身经历过。后来镇压之后,光被官兵拖到府城来报捷领赏的人头就堆了数十大车!为此还专门筑起水会城,设千户所——就在琼山县南三百余里,不算太远。

从头至尾。没有任何人去追究那些本地小吏地责任。尽管这麻烦是他们给找来地。

但无论是解席。庞雨。还是敖萨扬。他们几个心里面都很清楚——这边初来乍到。又是以反贼身份指使对方做事。那些本地胥吏都是几十年地人精地头蛇了。存心给他们找点小麻烦。本来就在意料之中。根本就不值得生气——毕竟。人家还是在帮他们干活地。

从另一方面看。这也是一次试探:一方面试探他们地心胸度量;另一方面。这些邻县吏员们没见过他们先前攻城时地威势。这么莫名其妙就换了主子。心里难免有些想法。若是不露一手出来。这些人终究不会服气地。

而最重要一点——这次征税行动才刚刚开始。心存观望地大户人家肯定不少。虽然先前作了很多宣传。好话说了一箩筐。可就算解席本人。也从没指望光靠那几句口号就能让土财主们乖乖拿出真金白银来。他可没有税务局地大能。

这鸡终归是要杀一只的,要给猴子们见见血,让他们放聪明点。既然有琼山县主动给送上这么一只大公鸡,当然就要好好利用一番。

眼见短毛们并没有追究他们的意思,那几个琼山县小吏们方才长出了一口气。脸上都显出几分侥幸之色——给这些大爷们找麻烦,他们心里也不是不紧张的。

严文昌脸上则是显出几分佩服来,作为一名积年老吏,那伙琼山同行的所作所为他当然早就看在眼中,但先前并没有提醒,甚至对方来询问是否可行时还予以默认。因为他见识过短毛攻城时的火力,连州府大门都给砸烂了,还在乎这座小小寨堡么?

顺便,他也确实想看看这伙人的器量格局如何。要知道在以前。哪怕是从大陆那边派来的知府。知县等上官,他们这些本地小吏们也会设法弄点小麻烦去试探一下。看看老爷们处理问题地能力是一方面,借此了解上官对他们的态度。也是很重要的一面。

自己现在已经是上了贼船了,听说在广州府那边,他严文昌的大名已经录了在反贼名册中,排位甚至还在程叶高之前——人家好歹算是“被迫从贼”。而自己则是主动卖身投靠,属于大明律中最恶劣那种行径,逮到要被凌迟的。前途性命攸关,当然要小心从事。

不过这些短毛的表现倒是很光棍,他们显然已经看穿这边的小把戏,但还是二话不说接下,连一句多余废话都没有。就是这一点让老严非常满意——象是做大事的人,有肚量!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